同济大学2019年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
为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同济大学博士后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博士后队伍在一流大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现面向海内外诚聘创新能力突出、科研实力优秀的博士后科研人员。
一、同济大学简介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0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同济大学进入前300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含双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德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比利时皇家科学与艺术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学者3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35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3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0人,国家“青年****”、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等优秀青年人才10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同济大学现有25个博士后流动站,涉及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6个学科门类。在国际ESI学科领域全球排名中,11个学科进入前1%。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等7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海洋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设计学、环境与生态、管理科学与工程、干细胞与转化等8个学科获得上海市高峰学科支持。
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2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3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观测研究实验基地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城市污水处理、新能源汽车研发、国产化智能温室、遥感空间信息、大洋钻探、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等标志性科研成果。
二、流动站情况
| 
				 学科门类  | 
			
				 流动站数  | 
			
				 流动站名称  | 
		
| 
				 哲学  | 
			
				 1  | 
			
				 哲学  | 
		
| 
				 法学  | 
			
				 1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理学  | 
			
				 7  | 
			
				 海洋科学、物理学、力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物理学  | 
		
| 
				 工学  | 
			
				 12  | 
			
				 土木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城乡规划学  | 
		
| 
				 医学  | 
			
				 2  |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 
		
| 
				 管理学  | 
			
				 2  |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 
		
三、应聘条件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学风端正,具备成为大学教师所必需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
2、为国内、外知名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人员(博士毕业3年以内),年龄在申报当年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3、具备较强的学术潜力和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
4、博士研究生期间应有参加高水平研究项目的经历并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能够独立申请和承担研究课题,原则上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SCI/SCI收录期刊或CS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同时达到相关流动站进站要求。
四、薪酬待遇
1、博士后基本薪金24万/年,在站工作期限为36个月。
2、可向学校申请博士后公寓;
3、学校每年为博士后提供免费体检;
4、子女入学(小学)、入托等按照上海市相关规定办理借读;
5、博士后依托同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可申请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等。依据博士后获得各类资助计划,学校给予相应配套,具体情况如下:
1)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博士后,国家资助及学校配套博士后基本薪金为44万/年,国家资助期2年。国家资助到期后,到期经考核优秀,可继续在站工作满36个月,基本薪金与前2年一致。
2)获“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博士后,国家资助及学校配套博士后基本薪金为36万/年,国家资助期2年。到期经考核优秀,可继续在站工作,基本薪金与前2年一致。
3)获“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资助博士后(15万类):
获上海市15万资助博士后,上海市资助及学校配套每位博士后基本薪金为36万/年,上海市资助期2年,到期经考核优秀,可继续在站工作满36个月,基本薪金与前2年一致。
4)获“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资助博士后(8万类):
获上海市8万资助博士后,上海市资助及学校配套每位博士后用人成本为26万/年,上海市资助期2年,到期经考核优秀,可继续在站工作,基本薪金与前2年一致。
6、博士后依托同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可申请“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香江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相应待遇及聘期根据项目规定执行,学校根据项目规定予以配套。
五、应聘流程
1、常年招聘,随时接收申请。应聘者需请与各流动站联系人联系并提交以下材料:
(1)个人简历;
(2)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或博士毕业的证明材料)扫描件;
(3)身份证(或护照)扫描件;
(4)学术研究代表作扫描件及其它获奖证明材料;
2、流动站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招聘原则,对报名材料进行初审,进行学术考核。
3、通过流动站术考核的应聘人员,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按照国家、上海市有关规定为博士后办理进站手续。
六、联系方式
1、博士后相关政策咨询:同济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任老师,祁老师
电话:+86-21-65983720
邮箱:tjpd@tongji.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毕业院校+本人姓名+留学人才网-liuxuehr.com)
2、各流动站联系方式:
| 
				 流动站 (一级学科)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 
				 土木工程  | 
			
				 程春兰  | 
			
				 65984195  | 
			
				 cclan83@126.com  | 
		
| 
				 建筑学  | 
			
				 张志敏  | 
			
				 65983448  | 
			
				 caup2448@tongji.edu.cn  | 
		
| 
				 海洋科学  | 
			
				 陈源珊  | 
			
				 65982056  | 
			
				 cys@tongji.edu.cn  | 
		
| 
				 交通运输工程  | 
			
				 谢超  | 
			
				 69583655  | 
			
				 xiechao@tongji.edu.cn  | 
		
| 
				 物理学  | 
			
				 陆卫昌  | 
			
				 65981157  | 
			
				 lwc@tongji.edu.cn  | 
		
| 
				 机械工程  | 
			
				 屈守华  | 
			
				 69589750  | 
			
				 qsh@tongji.edu.cn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张靖宇  | 
			
				 65983285  | 
			
				 zhangjingyu@tongji.edu.cn  |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张茗红  | 
			
				 65985391  | 
			
				 mhzhang@tongji.edu.cn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张皓  | 
			
				 69589241  | 
			
				 Zhang_hao@tongji.edu.cn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吉莉  | 
			
				 69584723  | 
			
				 jili@tongji.edu.cn  | 
		
| 
				 力学  | 
			
				 戴瑛  | 
			
				 65983267  | 
			
				 ydai@tongji.edu.cn  | 
		
| 
				 数学  | 
			
				 梁婷婷  | 
			
				 65983245  | 
			
				 18666593@tongji.edu.cn  |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韩晶  | 
			
				 65981085  | 
			
				 jinghan@tongji.edu.cn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董变林  | 
			
				 65983801  | 
			
				 Bldong1995@tongji.edu.cn  | 
		
| 
				 地球物理学  | 
			
				 陈源珊  | 
			
				 65982056  | 
			
				 cys@tongji.edu.cn  | 
		
| 
				 化学  | 
			
				 邢小鹏  | 
			
				 65981097  | 
			
				 xingxp@tongji.edu.cn  |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杨坪  | 
			
				 65983923  | 
			
				 pingyang@tongji.edu.cn  | 
		
| 
				 工商管理  | 
			
				 张靖宇  | 
			
				 65983285  | 
			
				 zhangjingyu@tongji.edu.cn  | 
		
| 
				 生物医学工程  | 
			
				 王宏  | 
			
				 65982589  | 
			
				 wanghong@tongji.edu.cn  | 
		
| 
				 城乡规划学  | 
			
				 张志敏  | 
			
				 65982448  | 
			|
| 
				 生物学  | 
			
				 王宏  | 
			
				 65982589  | 
			
				 wanghong@tongji.edu.cn  | 
		
| 
				 临床医学  | 
			
				 鲍迅颖  | 
			
				 65984980  | 
			
				 bxy@tongji.edu.cn  | 
		
| 
				 口腔医学  | 
			
				 李琳  | 
			
				 66311625  | 
			
				 Lilin526@hotmail.com  | 
		
| 
				 哲学  | 
			
				 高松  | 
			
				 18918938597  | 
			
				 11134@tongji.edu.cn  |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陈夏夏  | 
			
				 65980349  | 
			
				 chenxiaxiashine@126.com  | 
		
原文出处: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