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2020年博士后招收简章

2020-07-03 11:03 来源: 江苏大学 作者: liuxuehr

一、学校简介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生质量认证高校、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百强之列。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学校作为国内最早设立农机专业、最早系统开展农机教育的高校,坚持立足江苏、服务行业,始终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为使命,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农机本科、硕士和第一位农机博士、博士后,为我国农业装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为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形成了“工中有农,以工支农”的鲜明办学特色和独特的文化情怀。学校办学起点高,早在1978年,学校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学校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条件优良。学科涵盖12大学科门类。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列全国第50位。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十三五”一级重点学科,2个江苏省“十三五”一级重点(培育)学科。专任教师2600余人,在校生376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3000余亩,各类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近年来,学校聚焦内涵发展,深入实施“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发展战略,国内外办学影响持续提升。QS、THE、ARWU等国际权威世界大学排名,学校均跻身top1000。《2019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排名列全国第41位。

江苏大学坚持“人才第一资源、人才优先、服务发展”的博士后工作理念,先后获批博士后流动站13个。建立了规范博士后管理体制和机制,探索出了一条契合我校博士后创新人才培育的道路。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博士后进站吸引力,博士后人数逐年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支年轻、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为我校的师资队伍提供了优秀的人才储备。目前,在站博士后700余人,其中外籍博士后比例接近20%,全面参与到科技创新建设中,年均获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等资助的项目达160项,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国家科研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2020年招收计划

我校2020年拟招收160名左右博士后研究人员,其中,全职博士后(含师资博士后)80名。

三、招收条件

年龄在35周岁以下;取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拟开展的研究工作与流动站的研究方向基本一致,并具有创新性。

四、工资及福利待遇

1. 全职博士后工资按照学校正式教工副高等级确定工资(折算后年薪约18万元),入选我校优秀博士后支持计划者年薪为25万元;师资博士后每月另外给予2000元师资博士后津贴(折算后年薪20万),同时鼓励合作导师给予更优惠的待遇。

外籍博士后实行年薪制,由学校、学院、学科和合作导师共同承担。学校鼓励和支持合作导师为外籍博士后提供更优厚的待遇。博士学位授予学校的世界排名(最近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前300名者给予25万年薪,排名301之后者给予15万年薪,对于特别优秀的,其年薪可另行商议。

2. 全职博士后享受我校教工同等医疗保障待遇,可在镇江市落常住户口;学校为外籍博士后购买综合保险;在站期间学校为每一位博士后提供日常科研经费,理工类每人5万元、人文社科类每人3万元;鼓励自行解决住房问题,学校给予700元/月住房补贴;子女入学享受我校教职工子女同等待遇;可参加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评定。

3. 在站期间鼓励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特别资助18万元;一等资助12万元,二等资助8万元)、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A类8万元、B类5万元、C类2万元)等博士后科研项目。

五、申请流程

坚持“严格考核、择优录取”原则,按照“个人申请、导师及流动站考核、材料审核审批”程序公平公正的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六、联系方式

(海归留学人才招聘求职,就上留学人才网 liuxuehr.com,投递简历时请注明信息来自:留学人才网-liuxuehr.com)

欢迎国内外优秀博士来江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江苏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2020年4月20日

原文出处:

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content/details21_1018.html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