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2024年科研博士后招聘公告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注重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学校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于2002年5月,是中国人民大学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在深建立的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高层次、综合性教育、科研、服务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于2023年10月在学校深圳研究院的基础上升级组建,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鲜活实践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由中国人民大学一流学科、优势学科所属学院团队在深圳开展智库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高端培训、国际交流等工作,着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社会科学高端智库,不断建设成为立足深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的哲学社会科学重要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思想支撑、人才支撑、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撑。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立足深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能力,培养高水平科研后备人才,提升学术创新驱动力,现依托深圳虚拟大学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面向海内外招聘杰出青年博士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一、申报条件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廉洁自律,身心健康,无任何不良记录;
2.年龄不超过35周岁,已在国内外知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且不超过三年;
3.热爱科学研究,具有创新精神,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4.近5年内,在申请进站学科领域国内核心学术刊物或国际较高水平学术刊物上,以独立或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2篇及以上学术论文(以中国人民大学核心期刊目录为准),如有高水平文章发表且经专家遴选委员会认定的,文章数量可适当放宽,如发表论文数量较多且经专家遴选委员会认定的,可适当放宽对学术期刊级别的要求,有优秀成果的优先;在校期间获得各类荣誉奖励、承担或参与国家、省部重大项目的优先;
5.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在深圳进行科研工作,不招收本单位原聘用工作的博士。
二、招聘岗位及需求
招聘岗位为科研博士后,基本培养期限为两年。具体需求如下: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所属中心/机构 | 拟招收专业方向 | 拟招收人数 |
1 | 朱信凯 | 教授 | 深圳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1 |
2 | 陶文昭 | 教授 | 中国式现代化深圳创新实践研究基地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1 |
3 | 张顺明 | 教授 | 深圳金融学院 | 金融工程、金融科技 | 1 |
4 | 类承曜 | 教授 | 深圳金融学院 | 债券市场资产定价和微观结构 | 1 |
5 | 宋科 | 教授 | 深圳金融学院 | 金融科技 | 1 |
6 | 高昊宇 | 教授 | 深圳金融学院 | 金融学 | 1 |
7 | 杜焕芳 | 教授 |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 国际贸易法、大湾区法律一体化 | 1 |
8 | 石静霞 | 教授 |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 国际法(侧重投资、贸易、跨境破产、争端解决方向) | 1 |
9 | 余民才 | 教授 |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 国际法理论、海洋法、自卫法等 | 1 |
10 | 张龑 | 教授 |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 数字法学 | 1 |
11 | 李忠夏 | 教授 |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1 |
12 | 时延安 | 教授 |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 刑法学、刑事政策学、英美刑事法学 | 1 |
13 | 石佳友 | 教授 |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 民商法、卫生法 | 1 |
14 | 丁相顺 | 教授 |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 比较法、信托法、民商法 | 1 |
15 | 张吉豫 | 副教授 |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 数字法学、知识产权法学 | 1 |
16 | 万勇 | 教授 | 知识产权与创新研究中心 | 知识产权法 | 1 |
17 | 杨伟国 | 教授 |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 人力资本服务科技 | 1 |
18 | 刘松博 | 教授 |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 人才战略与治理;区域创新与企业科技创新;数字化技术与人才管理 | 1 |
19 | 涂永前 | 教授 |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 管理学、法学、经济学 | 1 |
20 | 孙健敏 | 教授 |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 企业家管理思想的历史底色 | 1 |
21 | 周文霞 | 教授 |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 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 1 |
22 | 石伟 | 教授 |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 人力资源管理 | 1 |
23 | 吴清军 | 教授 |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 劳动关系、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管理 | 1 |
24 | 刘宏 | 教授 |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 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 | 1 |
25 | 李育辉 | 教授 |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 数智化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社会网络与创新绩效、高精尖人才胜任力模型与职业发展 | 1 |
26 | 赵丽秋 | 教授 |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 劳动经济学 | 1 |
27 | 程延园 | 教授 |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 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研究 | 1 |
28 | 魏昕 | 教授 |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 组织行为学 | 1 |
29 | 赵锴 | 副教授 |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人才政策与人才管理 | 1 |
30 | 翁茜 | 副教授 |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 劳动经济学、行为与实验经济学 | 1 |
31 | 骆南峰 | 副教授 |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 人力资源管理 | 1 |
32 | 杨东 | 教授 | 数据要素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法学 | 1 |
33 | 杨翰方 | 教授 | 数据要素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工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公共管理、数学 | 1 |
34 | 刘守英 | 教授 | 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 数字乡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1 |
35 | 李三希 | 教授 | 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 数字经济、数字治理 | 1 |
36 | 程华 | 副教授 | 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 数字经济、网络产业与平台经济 | 1 |
37 | 魏楚 | 教授 | 全球政策协同研究中心 | 能源经济学 | 1 |
38 | 黄隽 | 教授 | 全球政策协同研究中心 | 产业经济学 | 1 |
39 | 李扬 | 教授 | 政府统计现代化研究中心 | 统计学 | 1 |
40 | 郑志勇 | 教授 | 应用数学中心(深圳) | 抗量子密码、量子信息、安全多方计算 | 1 |
41 | 龙永红 | 教授 | 应用数学中心(深圳) | 数字经济、金融数学 | 1 |
42 | 沈栋 | 教授 | 应用数学中心(深圳) | 迭代学习控制、随机逼近理论 | 1 |
43 | 袁勇 | 教授 | 应用数学中心(深圳) | 区块链、联邦学习 | 1 |
三、福利待遇
1.薪资待遇:博士后在站期间,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协助申请深圳市相关补贴。若出站后留深从事科研工作并满足相关要求的,可协助申请留深科研资助;
2.生活保障:协助在站博士后申请公租房或提供其他方式的住房支持;根据深圳市博士后管理相关政策,选择落户深圳市的在站博士后,可协助办理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随迁入户;在站期间已办理深圳户籍的博士后,其非本市户籍未成年子女在本市就读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含幼儿园)可享受本市户籍人员待遇;
3.职业发展: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办公和研究条件,匹配相关专业高水平博士后合作导师;在博士后期满出站前,将根据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工作成果等情况,协助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
四、应聘流程
1.有意向于2024年7月入站者,请于5月24日前将PDF版应聘材料打包发送至邮箱:rucszzp@163.com,邮件命名为“申请人姓名+博士后应聘材料+申请合作导师姓名+博士后招收网”。应聘材料内容包括:
(1)博士后应聘报名表(见附件1);
(2)个人简历;
(3)博士后项目研究计划表(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进站后拟研究领域,项目的提出及可行性分析,项目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预期取得的成果,项目实用价值、市场前景及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内容,见附件2);
(4)科研成果、获奖证明材料;
(5)博士研究生毕业证、学位证或应届博士毕业的证明材料;
(6)专家推荐信2封(其一为博士导师,另外为同行专家)。
2.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对申请进站人员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3.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对通过审查的申请进站人员进行考核;
4.通过考核的人员,办理进站手续并签订协议。
五、岗位职责
1.按时完成博士后研究项目的开题、中期和出站考核;
2.进行创新性科学研究,产出高水平成果并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
3.申请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与合作导师共同承担重要的科研课题,并依托项目课题成果向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4.参与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承接的其他科研工作。
六、联系方式
如需进一步咨询,可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联系:
联系邮箱:rucszzp@163.com
联系电话:0755-26929365(来电时请说明是在博士后招收网看到的招聘信息)
联系人:何老师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19号虚拟大学园R4栋A505室
邮编:518059
附件:
原文出处:
http://sz.ruc.edu.cn/rcpy/bshpy/524912a908594b7a9bc2860cb1e895aa.htm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