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2024年招聘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简章

2024-09-06 14:34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 作者: liuxuehr

一、学校简介

山东财经大学是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高校,坐落于享有泉城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模较大、办学特色鲜明,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兼有文、法、理、工、教育、艺术八大学科门类,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的财经类大学。学校现设有24个教学院(部),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30000余人。拥有6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本科专业总数比例位居省属高校首位。拥有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其中,应用经济学为“高峰学科”建设学科。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A以上专业23个,位居省属高校首位,全国财经类高校第8位;A+专业数2个,位居省属高校第2位,全国财经类高校第8位;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二、学院简介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历史悠久,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山东财经学院196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的财政金融系。其后,在经历了“文革”中断办学、1978年恢复办学、1986年山东财政学院财政系和税收系创建、2011年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中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的重新整合之后,正式定名为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学院拥有财政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财政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税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有财政学与税收学两个本科专业;专业所属的应用经济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等级,排名位列全国前20%,为山东省属高校应用经济学科最高等级。学院在其发展史上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部分杰出教师代表如左敏教授和郝书辰教授也从学校领导岗位走向社会更重要的领导岗位。在学科发展上,财政学专业先后成为省级精品课程(2004)、山东省品牌专业(2006)、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2006)、教育部特色专业(2007)、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建设项目(2007)、《财政学》省级教学团队(2010)、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2011)、山东省强化重点学科(“十一五”)以及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十二五”),2013年财政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入选山东省应用经济学一流学科。2017年,“十三五”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平台“现代财政制度研究基地”和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新旧动能转换与政府财力配置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审批。财政学专业入选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税收学专业入选2022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三、招收条件

学院现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诚邀广大海内外博士到我校“应用经济学”(财税方向)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开展研究工作。具体条件如下:

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或即将于半年内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人文社科领域可适当放宽,具有较强科研工作能力和良好学术发展潜力的优秀博士。国内博士学位证书未拿到者,可先凭博士毕业单位学位主管部门出具《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办理进站,进站6个月内必须将博士学位证书交博管办核验备案,未按时提交应予以退站。

(1)特别资助类博士后。申请条件:博士期间及博士毕业后取得了突出科研成果,在A1类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篇;或在A2类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篇(其中A1类期刊论文不少于1篇)。

(2)重点资助类博士后。申请条件:博士期间及博士毕业后取得了突出科研成果,在A2类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篇。

(3)一般资助类博士后。申请条件:博士期间及博士毕业后取得了突出科研成果,在A2类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篇。

期刊类别参照《山东财经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以上论文,申请者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第一学生第二作者或者通讯作者都满足要求。

四、相关待遇

特别资助类博士后每年25万元(税前),一次性科研启动经费5万元。

重点资助类博士后每年20万元(税前),一次性科研启动经费5万元。

一般资助类博士后每年15万元(税前),一次性科研启动经费5万元。

在站期间每月5000元生活补贴,最多享受24个月。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531-82617883(办公电话);手机:15665752891

联系地址:济南市舜耕路40号山东财经大学舜耕校区办公楼807

邮箱:20163453@sdufe.edu.cn(邮件主题标明为“姓名+应聘岗位+博士后招收网”)

原文出处:

https://spft.sdufe.edu.cn/info/1010/4312.htm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公众号

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