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2024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2024-11-06 10:12 来源: 深圳大学 作者: liuxuehr

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

深圳大学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培养了近30万各类创新创业人才,95%以上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为特区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战略,成为内地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综合实力得到全面快速提升,实现了从本科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的转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人事管理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学校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薪酬待遇

学校博士后合同期限为2年或3年;综合年薪33万元以上。

优秀博士后可以享受富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厚待遇;

独享学校博士后人才培育发展支持计划,职业发展通道畅通。

1.省市对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发放每人每年18万元的生活补助,总额不超过36万元。

2.学校提供15万元以上的综合年薪;

符合条件的优秀博士后可以申请“荔新奖励计划”,学校另外提供奖励性薪资4.8万元。

3.符合要求的优秀博士后可以通过“荔园留菁计划”直接申请教师岗位(博士后留校绿色通道)。

4.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以独立以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级科研项目。

5.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

6.博士后进站,可自愿选择落户深圳市。

7.深圳市对出站博士后给予30万元资助,用于科研投入或创业前期费用。

8.提供福利保障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服务、年度体检和就餐补贴等。

9.若博士后资助政策有所调整,以最新的文件规定为准。

应聘条件

(1)取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2)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

(4)目前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将予以优先考虑。

(5)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联系方式

1.博士后管理服务办公室

网址:https://hr.szu.edu.cn/bsh.htm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汇元楼607室

联系方式:马老师0755-26717347、magc@szu.edu.cn(邮件主题标明为“应聘岗位+姓名+博士后招收网”)

江老师0755-26531861、shshjiang@szu.edu.cn(邮件主题标明为“应聘岗位+姓名+博士后招收网”)

2.流动站、工作站

(1)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科方向: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

张老师0755-26651342、peiqi_zhang@szu.edu.cn

蔡老师0755-26917731、yaocai@szu.edu.cn

(2)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科方向: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

陈老师0755-26558693、szueconomics@163.com

(3)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科方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遥感信息处理

黄老师0755-26732053、21573797@qq.com

(4)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科方向: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认知神经科学等相关专业

赵老师0755-26531562、szupsyhr@163.com

(5)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科方向: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及其他专业

余老师0755-86937975、1163320856@qq.com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科方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遥感信息处理

洪老师0755-26535401、honglj@szu.edu.cn

(7)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科方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地理学、测绘工程以及相关专业

李老师0755-26958965、liyunhui@szu.edu.cn

(8)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科方向:深部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智能化、滨海可持续土木工程材料研发与应用、滨海土木工程结构形态表征与性能保障、土木工程智能感知与安全运维、智能交通与物流

卢老师0755-26732920、amber@szu.edu.cn

(9)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工学学科方向:生物医学方向、电子工程方向、脑机接口与情感计算等

医学学科方向:基础医学(包括但不限于肿瘤、病理生理、免疫、生物化学、分子生物)、药学(包括但不限于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有机合成、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医学工程(医药方向)、口腔、公共卫生等相关专业

韩老师0755-86671919、medbsh@szu.edu.cn

(10)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科方向:中国语言文学、社会学、艺术学、传播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

朱老师0755-26537125、pfcll@szu.edu.cn

(11)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科方向: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统计学以及相关交叉学科

张老师0755-26728785、fengyanzh@szu.edu.cn

(12)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科方向:量子科学与技术、凝聚态物理、薄膜物理与技术、核物理与粒子物理

张老师0755-26651342、peiqi_zhang@szu.edu.cn

(13)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科方向: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发酵工程、生物信息等相关学科

牛老师0755-26534152、niujunfeng@szu.edu.cn

(14)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科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数学、工业工程等相关学科

胡老师0755-86938240、szumgt_postdoc@126.com

(15)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深圳大学高新技术企业分站

学科方向:不限专业

黄老师0755-26942457、hx@szu.edu.cn

附件:深圳大学招聘博士后岗位需求(实时更新).xlsx

原文出处:

https://hr.szu.edu.cn/info/1024/7266.htm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