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博士后招聘启事东南亚(菲律宾)研究方向

2024-11-28 16:43 来源: 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 作者: liuxuehr

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因事业发展需要,拟面向海外公开招聘东南亚(菲律宾)方向博士后研究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学校介绍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百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校训,培养胸怀振兴中华、造福人类的抱负,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和开拓创新能力的社会英才,建设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学术和思想重镇。学校以培养人才、研究学术、服务社会、弘扬文明、追求真理为宗旨,致力于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二、单位介绍 

2023年9月,中山大学获批中国首个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4年1月,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成立,作为全国首个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依托单位,致力于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及全球性倡议的落实。研究院已整合校内外相关学科资源,形成以区域国别学为核心、跨学科协同的研究体系,目前拥有一支高水平研究队伍,首批研究队伍包括教授30人,副教授42人,助理教授6人,并积极吸引海内外顶尖学者加入。

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围绕“三有”理念开展工作,即有组织科学研究、有规划国际传播和有协调人才培养。研究院重点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史、国际关系学、经济学、法学、人类学、新闻传播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兼及理工医等自然科学类学科,协同国际翻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历史学系、历史学系(珠海)、哲学系、哲学系(珠海)、国际金融学院、旅游学院、中文系(珠海)、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南方海洋实验室、人工智能学院以及国家高端智库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院等相关单位。研究院将充分发挥中山大学深厚的人文社科研究传统、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以及位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围绕区域国别研究中和关乎人类未来的基础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复杂性问题、跨学科问题开展研究。

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设置五个科研“大团队”,即区域国别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大团队、东南亚研究大团队、大洋洲研究大团队、中东研究大团队、欧洲研究大团队;四个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即中美关系研究中心、法国和法语国家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三个功能研究中心,即国际舆情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世界中国学研究中心、翻译与知识体系研究中心;以及若干特色研究项目,包括全球卫生治理研究项目、极地、海洋与太空研究项目、全球气候治理研究项目、全球人工治理研究项目。

2019年10月,中山大学在全国首倡发起“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高盟”),经过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品牌活动最多、影响力最广的学科与学术共同体,有力推动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化、规模化和高质量发展。目前,高盟理事单位覆盖162所高校,涉及10多个一级学科,已创办包括年会、中国区域国别学50人论坛、中国区域国别学青年50人论坛、全国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论坛、全国区域国别学刊物主编论坛、《中国区域国别学年鉴》等10多项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力的全国性品牌活动。高盟秘书处设在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

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区域国别研究院特别重视东南亚地区研究。早在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办国立广东大学时,学校便在法政学科开设国际问题教学与人才培养课程。20世纪50年代,著名学者陈序经先生等人开创的东南亚及华侨华人研究,奠定了中山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基础。1978年,学校创立东南亚研究所,产出了一批海内外学界公认的具有开拓性的东南亚研究成果。经过长期发展,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和团队优势,成为学校国际关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菲律宾研究领域,中山大学出版了国内首部菲律宾蓝皮书系列《菲律宾发展报告》,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成为国内菲律宾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三、招聘理念 

作为一个满怀抱负的全新科研机构,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蓄势待发。为了打造大湾区首屈一指乃至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区域国别研究高地,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面向海内外高校开放博士后申请,诚邀愿与中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共同成长、愿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同频共振、具有学术创新精神与事业开拓精神、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情怀的年轻学者加盟。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深刻领会“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精神,将不拘一格聚人才、放手大胆用人才,更将致力于造就卓越人才、成就人才价值。

四、招聘岗位及申请条件

(一)基本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忠诚教育事业,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要求具有区域国别学、国际关系学、历史学、政治学、国际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背景和科研经验;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英语必备,会菲律宾语或其他东南亚语言者优先);

4.从事过以下方向研究并且具有相关领域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经历者优先考虑:

(1)东南亚国家(菲律宾)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东南亚国家(菲律宾)政治体制与治理模式研究、东南亚国家(菲律宾)族群与宗教问题研究、东南亚国家(菲律宾)经济政策与产业发展研究、东南亚国家(菲律宾)社会结构转型与发展研究;

(2)东南亚国家(菲律宾)的外交与安全问题研究。东南亚国家(菲律宾)与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双边及多边外交关系研究、东南亚国家(菲律宾)在东盟的作用与政策研究、东南亚国家(菲律宾)安全战略与防务政策研究、南海问题与东南亚国家(菲律宾)的国际法政策研究;

(3)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菲律宾)关系与“一带一路”合作研究。东南亚国家(菲律宾)对华外交政策及战略关系研究、东南亚国家(菲律宾)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与反应研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菲律宾)贸易和基础设施合作及政策协调研究。

5.聘期内应全职到岗并从事菲律宾相关领域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岗位申请条件

1.博士后

年龄在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熟悉高等教育规律,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情况,具备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国内外优秀博士。

2.逸仙博士后

为大力吸引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来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推动博士后拔尖引育工作,我校设立逸仙博士后项目。

(1)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创新能力、有一定科研积累和较大学术发展潜力,具有广阔学术视野的优秀青年人才。身心健康,年龄不超过35岁。

(2)有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经历,或博士学位所属学科为业内公认的世界一流学科,申报时须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以每批次申请截止日期为准)。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拟定博士后期间研究计划。

(3)项目评选指标主要包括申请人的教育背景、学术能力、个人研究计划水平、研究项目与拟申请进站招收单位、合作导师科研方面的契合度、推荐人评语、博士后合作导师对申请人进站申请方面的意见及承诺等。

(三)岗位招聘方向

1.东南亚(菲律宾)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2.东南亚(菲律宾)外交与安全问题研究;

3.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菲律宾)关系与“一带一路”合作研究。

五、有关待遇 

(一)薪酬待遇

提供行业内有竞争力的待遇,博士后参照中山大学关于博士后待遇的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其中,中山大学“逸仙博士后”单位用人成本不低于50万元/年,出站后可直接申请我校教学研究并重系列教师预聘职位,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晋升机会。

(二)科研平台

1.学校将为获选人员提供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理想的工作环境,全方位支持获选人员的各类科研项目申报。

2.区域国别研究院将为获选人员提供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科研支持;入站前/后,将积极推荐申报中山大学“逸仙博士后”、国家“博新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广东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等。

(三) 保障政策

1.有较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校区补贴。

2.提供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出站后可申请教研系列“预聘-长聘”制岗位,按“PI”标准配置资源和精心培育,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晋升长聘机会。

3.学校学科种类多,科研平台高,有利于学科交叉和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

4.校园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厚,行政效率高。

5.有充足的办学空间,能提供较好的办公及科研用房条件;有充足的人才公寓,供博士后租住。

6.有10家实力雄厚的附属医院,可为人才提供高水准的医疗保障。

7.各校区均有附属中小学,为博士后子女提供优秀教育资源。

六、应聘方式

有意应聘者请将以下材料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1.个人简历;

2.表明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如:获奖情况、项目、学术论文等)及佐证材料;

3.博士学位论文或第一作者论文。

4.申请人将以上材料电子版发送至博士后招聘联系人邮箱,附件和邮件主题均以“区域国别研究院+博士后+姓名+博士后招收网”标明。

详情可联系白老师:

联系方式:0756-3668301;13425099921(白老师)

邮箱:sysuias@mail.sysu.edu.cn

本招聘启事长期有效,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热忱欢迎全球优秀青年学者加盟,共同开拓区域国别研究的新天地。

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

2024年11月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DcrZwtGS3zYQ_wcueGOQcA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