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025年度招聘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启事

2025-02-05 16:14 来源: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 作者: liuxuehr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是院党组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在知识创新工程科技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中成立的研究所之一。青藏高原所紧密围绕我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新时期办院方针,率先开展“四类机构”改革,率先建设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以“引领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需求、服务区域发展”为宗旨,坚持“高水平、国际化、重服务”理念,艰苦创业、追求卓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重大突破,推动我国青藏高原研究事业进入了国际第一方阵。

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扩大优秀人才储备,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研究所根据需要,现开展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工作,欢迎有志从事青藏高原研究事业的青年学者积极申报。

一、申请基本条件

1. 热爱科学事业,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学风正派,诚实守信;

2. 具有较好的科研工作基础;

3. 年龄不超过35周岁,优秀者可适当放宽,具有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时间不超过3年;

4. 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5. 进站后须将人事关系转入研究所,并保证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薪酬待遇及职业发展

1.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工作业绩与研究成果突出的,可额外给予绩效奖励;

2. 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等资助,在项目执行期内可适当提高工资水平;

3.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合同期满后,可申请应聘研究所事业编制岗位,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可申报各类青年人才项目。

三、岗位需求

人员需求团队/部门 申请者条件 需求数量 团队/部门联系邮箱
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 1.具有国内外遥感、地理信息、数据科学等专业博士毕业;
2.热爱科学事业,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3.具有较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良好的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
4.在地学领域发表过高质量研究成果者优先。
1 zhangfan@itpcas.ac.cn
1.具有国内外水文、水土保持、水利类专业博士毕业;
2.热爱科学事业,能够适应青藏高原野外工作,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3.具有较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良好的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
4.在地学领域发表过高质量研究成果者优先。
1
1.国内外水文、遥感、气象等专业博士毕业;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3.有Python、Fortran、GIS等程序开发经验的优先,有水文模型或陆面模型或人工智能模型使用经验者优先。
1 wanglei@itpcas.ac.cn
1.具有扎实的遥感大数据处理和科学分析能力;
2.对科研兴趣高,工作踏实努力;
3.具有湖泊遥感基础,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1 guoqing.zhang@itpcas.ac.cn
1.具有自然地理学、水文水资源、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等专业(或方向)博士学位;
2.对水文模拟、陆面过程、陆表水循环等方向的研究感兴趣或具有一定研究基础;
3.具有一定多源数据处理的编程和分析能力;
4.能够独立进行英文写作,具备良好的英文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5.热爱科学事业,恪守科学道德,身体健康,能够适应青藏高原野外工作;
6.具有水文模型或陆面模型使用经验,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1 yszhang@itpcas.ac.cn
1.具有国内外水文、水土保持、水利类专业博士毕业;
2.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有数值模拟和参数化方案开发经验者优先;
3.热爱科学事业,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4.在地学领域发表过高质量研究成果者优先。
1 shixiaonan@itpcas.ac.cn
地气作用与气候变化团队 1.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能撰写课题申请书,浓厚的科研兴趣,具有中小尺度天气过程、山地气象研究经历者优先;
2.熟练使用Linux系统,精通NCL等常用语言,能熟练处理各种观测数据,有数值模拟经验者优先;
3.有一定的英文写作技能,具备国外访问交流的能力。
1 x.chen@itpcas.ac.cn
1.气象学或水文学研究背景,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
2.熟练使用Linux系统和Shell script编程,精通Fortan、Python或NCL等编程语言,能够熟练处理模式输出数据、再分析气象资料、卫星遥感资料和通量观测数据等,有数值模拟和参数化方案开发经验者优先;
3.能够独立进行英文写作,具备良好的英文沟通交流能力,有海外学习经历者优先。
1 cunbo.han@itpcas.ac.cn
高寒环境质量与安全团队 1.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学风正派,诚实守信;
2.能够适应高海拔地区野外作业;
3.热爱科学事业,具有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冰冻圈科学、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气候环境变化及相关专业;
4.具备良好的英语写作、表达和协调能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2 qianggong.zhang@itpcas.ac.cn
1.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学风正派,诚实守信;
2.能够适应高海拔地区野外工作;
3.热爱科学事业,具有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环境地理学、环境科学、气候环境变化及相关专业,具有新污染物研究背景者优先;
4.具有良好的英语写作、表达和协调能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过高水平学术成果。
2 gongping@itpcas.ac.cn
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 1.地球物理相关专业,具有地震研究方向的数据处理经验;
2.学风严谨,为人正派,身心健康,能够适应高原野外工作;
3.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研究成果已达到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的水平。
3 bailing@itpcas.ac.cn
1.具有地质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热爱科学事业,恪守科学道德,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英文沟通能力和国际交流经验;
4.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1 wuchen@itpcas.ac.cn
1.具有地质学或其他相关学科博士学位,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者优先;
2.从事过构造地质学、沉积大地构造或其他相关工作,能够适应高原野外工作;
3.具有良好的英文写作和交流能力,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过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3 flcai@itpcas.ac.cn
1.地球物理或地震仪器研发相关专业,具有地震学方向的数据处理或地震仪器研发经验优先;
2.学风严谨,为人正派,身心健康,能够适应高原野外工作;
3.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2 zhangheng415@itpcas.ac.cn
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 1.具有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2.热爱科学事业,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能力,能够适应高原野外工作;
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4.具有良好的英文写作和交流能力,具有1年以上的海外学习经历者优先。
1 houjz@itpcas.ac.cn
1.具有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古生态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2.热爱科学事业,具有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具有协作精神,能够适应高原野外工作;
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者优先;
4.具有良好的英文写作和交流能力,具有1年以上的海外学习经历者优先。
1 xcao@itpcas.ac.cn
1.具有古基因组学、考古学、自然地理学、遗传学等专业博士学位;
2.从事过人群古基因组分析工作,具备群体遗传研究背景(古代东亚及高原人群遗传研究优先),熟悉古DNA二代测序数据,熟练使用Linux系统,会使用Python、R或其他常用古DNA数据分析语言或软件;
3.具有良好的英文写作和交流能力,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者优先,具有先进技术手段者优先;
4.热爱科学事业,恪守科学道德,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
1.具有自然地理学专业博士学位;
2.从事过动物古DNA实验和数据分析工作,具备古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背景,熟练掌握古DNA提取、建库、测序和群体遗传学分析手段;
3.具有良好的英文写作和交流能力,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者优先,具有先进技术手段者优先;
4.热爱科学事业、恪守学术道德,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
1
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 1.具有野外观测经验,能适应高海拔地区野外科考及实验观测;
2.具有生态学、自然地理学、土壤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4.具有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经历者优先。
1 liuyongwen@itpcas.ac.cn
1.热爱科学事业,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掌握至少一门编程语言,能开展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领域大数据分析;
2.具有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4.具有多时空尺度生态学相关研究经历者优先。
1
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团队 1.具有自然地理、生态学、微生物学、土壤学、遥感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
2.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身体健康,吃苦耐劳;
3.熟悉R语言或Python等软件,熟练掌握遥感数据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
4.具备良好的写作、表达和协调能力,能够适应青藏高原的野外工作;
5.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2 liangey@itpcas.ac.cn
1.地理信息系统、模型算法、自然地理学、水文生态学背景;
2.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具备良好的写作、表达和协调能力,能够适应在青藏高原开展野外工作;
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1 sunjian@itpcas.ac.cn
1.具有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自然地理学、区域生态学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
2.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具备良好的写作、表达和协调能力,能够适应在青藏高原开展野外工作;
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1
1.具有自然地理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土壤学或遥感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
2.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具备良好的写作、表达和协调能力,能够适应在青藏高原开展野外工作;
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1 yfwang@itpcas.ac.cn
三极观测与大数据团队 1.具备遥感、数据同化、水文水资源、摄影测量等相关专业背景;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3.具备良好的写作、表达和协调能力,具有海外工作经历者优先。
3 xinli@itpcas.ac.cn
zhengd@itpcas.ac.cn
1.具备光学遥感、微波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研究背景;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3.具有较强英语读写能力。
1 mfeng@itpcas.ac.cn
1.具备光学遥感、微波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相关研究背景;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3.具有较强英语读写能力。
1 zhenzhang@itpcas.ac.cn
1.具备大气科学、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相关研究背景;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3.具有较强英语读写能力。
1
1.具备大气物理、水文气象、水文学、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背景;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3.具备良好的写作、表达和协调能力,具有海外工作经历者优先。
1 chenyy@itpcas.ac.cn
1.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学风正派,诚实守信;
2.热爱科学事业,具有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3.具备陆面过程观测与模拟、环境遥感、摄影测量等相关专业背景;
4.具备良好的英语写作、表达和协调能力,具有海外工作经历者优先;
5.以第一作者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者优先。
2 bin.cao@itpcas.ac.cn

四、申请程序

1. 申请材料

(1)申请表。申请人填写《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岗位申请书》和《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人员信息汇总表》;

(2)身份材料。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博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复印件;尚未获得博士学位的应届博士毕业生须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复印件和学位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等证明材料;留学人员需提交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整合为一个PDF电子版文件);

(3)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代表性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等。其中:论文提供首页,专著提供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复印件(整合为一个PDF电子版文件)。

2. 联系方式

请将相关材料发送至需求团队/部门的联系邮箱,并抄送hrd@itpcas.ac.cn邮箱,邮件标题注明:应聘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XXX(需求团队/部门)+本人姓名+博士后招收网。

联系人:人事处 阚老师、王老师

联系电话:010-84249472、84097105(来电时请说明是在博士后招收网看到的招聘信息)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特别研究助理招聘工作全年开展,长期有效。研究所会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定期发布相关研究领域的岗位需求,您可通过邮件随时进行咨询。

附件: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岗位申请书.docx

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人员信息汇总表.xlsx

原文出处:

http://itpcas.cas.cn/new_zp/202501/t20250120_7520618.html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