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2025年博士后招聘公告(含师资博士后)

2025-03-13 14:55 来源: 广西大学 作者: liuxuehr

博士后是青年科技人才力量的重要群体,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战略人才的源头活水。广西大学高度重视博士后队伍建设,建立师资博士后培养制度,将博士后作为学校师资队伍的后续储备和重要来源。学校为博士后提供优厚的岗位待遇、高质量的合作导师队伍和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提供博士后职称评审、留校任教的发展路径。热诚欢迎海内外优秀博士人才应聘广西大学博士后岗位,服务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发展。

学校简介

广西大学成立于1928年,首任校长是被誉为教育界“北蔡南马”和“一代宗师”的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学校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校拥有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个学科门类,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ESI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土木工程学科继续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有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引智平台及一大批省部级创新平台基地。

进入新发展阶段,广西大学胸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复兴中华,发达广西”的办学宗旨和“勤恳朴诚”的校训精神,大力弘扬“创新创造、奋勇争先、全面一流”的广西大学“双一流”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广西、服务西部、辐射东盟办学,加快推进建设牢牢扎根八桂大地的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学校根据事业发展需要,2025年继续加大力度引进优秀人才。

详情请见:广西大学概况

平台优势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引智平台、2个国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农业科技创新院等国家和部级科研平台,以及6个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18个广西重点实验室等。

详情请见:广西大学科研机构

设站学科

学校设有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生态学、物理学、应用经济学、化学、数学、机械工程等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年招收相关学科领域博士后科研人员。

招收类型

1. 师资博士后:指以师资补充、培养、选拔为主要目标,作为学校师资后备人才而招收的博士后。

2. 科研博士后:指流动站根据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需要而招收的具备创新能力培养潜力的博士后。

3. 项目博士后:指入选国家博士后专项计划,进入学校流动站工作的博士后。包括国家博士后引才项目、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档博新计划、BC档)、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等入选者。

招收条件

1.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和科研创新潜力;

2. 年龄不超过35周岁,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3. 进站后人事档案及人事关系转入学校,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申请师资博士后条件:

1. 进站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2周岁;

2. 科研博士后进站满6个月至24个月内,经答辩评审可转为师资博士后;科研博士后进站满6个月以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或者入选国家博士后专项计划,可申请、推荐转为师资博后。

3. 项目博士后进站满6个月,可申请转为师资博士后。

支持政策

  师资博士后 科研博士后 项目博士后
年薪享受期 最长30个月 24个月 按照项目资助期
综合年薪(税前) 提供高于学校助理教授岗位的薪酬待遇 提供等于学校助理教授岗位的薪酬待遇 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规定执行。在项目资助期内,学校按项目管理部门规定标准或比例给予资助。
符合资助条件并通过评审可叠加享受自治区的博士后专项经费支持
科研资助 提供可立即开展工作所需的科研启动经费 按照入选项目相关规定予以资助
住房安排 学校根据房源情况提供租赁住房约40平方米,若暂未安排住房的,每月发放生活补贴税前800元。发放生活补贴时长和租赁住房期限,师资博士后累计不超过3年,科研博士后累计不超过2年,项目博士后累计不超过项目资助期(按学校最新住房管理政策文件执行)。
其他福利待遇 中国籍博士后享受与学校在职在编教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体检、工会福利、伙食补助等待遇
外籍博士后由学校为其购买商业保险,享受与学校在职在编教职工同等的体检、工会福利、伙食补助等待遇
子女入学 在站期间,学校安排子女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入园入学
职称评审 工作业绩达到学校职称评审要求,可参加研究系列、高等学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评审指标单列
对外交流 可根据科研需要申请出国(境)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
项目申报 学校支持博士后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基金或博士后项目
留校任教 (1)师资博士后出站考核结果为良好、优秀等次的,经入职评审,聘用为教学科研型专任教师,签订聘用合同,办理事业编制入编手续。
(2)在站期间获得学校副高级职称的,聘用为副教授岗位;未获得职称的,聘用为预聘副教授岗位。
(3)按学校副教授岗位享受相应薪酬福利待遇和科研启动经费。

招聘程序

个人申请。登录广西大学招聘网(http://rszp.gxu.edu.cn/)进行网上报名,提交相应佐证材料。

进站考核。合作导师、流动站审核--进站考核--报人力资源处。

进站审批。人力资源处复审申请人相关材料--个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注册个人信息并按要求上传材料--学校审批--提交全国博管委审批。

办理进站手续,签订聘用合同。

联系方式

流动站联系方式

流动站名称 流动站联系方式 流动站名称 流动站联系方式
电气工程 武新章
dqxyrczp@gxu.edu.cn
0771-3232264
植物保护 王乐韵
zhibaopostdoc@126.com
0771-3235612
土木工程 邓建议
tmbsh@gxu.edu.cn
0771-3272625
畜牧学 王健
jianwang@gxu.edu.cn
0771-3235635
化学工程与技术 王艳丽
wyl187358@gxu.edu.cn
0771-3271075
生态学 王磊
lxybsh@gxu.edu.cn
0771-3271408
化学 王艳丽
hgxyxk@126.com
0771-3271075
物理学 郑明晖
wlxybshldz@gxu.edu.cn
0771-3232666
轻工技术与工程 宁恩创
79586231@qq.com
0771-3232874
应用经济学 黄芸
caifcyjs@gxu.edu.cn
0771-3231052
生物学 欧倩
swzx@gxu.edu.cn
0771-3270361
数学 钟蜀晋
shuxinxy@gxu.edu.cn
0771-3236217
作物学 肖胜华
shxiao@gxu.edu.cn
0771-3235612
机械工程 杨春兰
ychunl@gxu.edu.cn
0771-3234980

人力资源处联系方式

联系人:韦金萍

电子邮箱:bhb@gxu.edu.cn(邮件主题标明为“应聘岗位+姓名+博士后招收网”)

电 话:+86-771-3236137(来电时请说明是在博士后招收网看到的招聘信息)

传真:+86-771-3237366

通讯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广西大学人力资源处

邮政编码:530004

学校网址:www.gxu.edu.cn

原文出处:

https://www.gxu.edu.cn/info/1364/37786.htm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