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有机硼光功能材料与手性物质团队2025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博士后是青年科技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学校高度重视博士后队伍建设,将博士后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全局中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持续推动博士后队伍规模倍增、质量倍增、效能倍增。为更好打造学校青年人才队伍,赋能学校“双一流”建设,北京理工大学诚邀海内外青年博士加盟博士后队伍,共谋发展,共铸辉煌!
一、团队简介
北京理工有机硼光功能材料与手性物质团队依托ESI前1‰化学学科、光电转化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原子分子簇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前沿手性物质的精准构筑,着力发展集手性和发光性能于一体的手性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正在探索开壳自由基电子自旋与分子手性相互作用的操控机制,通过自旋极化实现手性开壳物质在近红外光学材料、自旋转换、自旋滤波器、手性诱导自旋选择性(CISS)等新型领域的应用价值。团队具有深厚的科研功底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可提供高水平学术合作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
团队负责人简介
陈磅宽,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北京理工大学特立青年学者, 光电转换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有机合成化学与功能新材料研究,在共轭大环化合物的可控合成与光电性能调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是(手性)有机硼光功能大环化学的开拓者之一。最近, 发展了有机硼氮主族圆偏振发光材料、主族元素手性自由基化学等新型研究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担任国家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人才计划项目评审专家;担任JACS、Chem、Angew Chem、Nat. Commun、Science Advances、Chemical Science等顶级期刊审稿人,《结构化学》和《有机化学》青年编委。多次被邀参加国内外大会报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包括J. Am. Chem. Soc.(4篇)、Angew. Chem.(7篇)、CCS Chem、Chem. Sci.(2篇)等期刊研究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作为导师所指导的2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及多位硕士生优秀毕业论文。
二、招聘方向
主要面向有机光功能材料、大环化学、手性合成及自由基化学等相关方向招聘1-2名“特立博士后”及“团队岗博士后”。
三、应聘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
2.具有良好的有机化学合成背景,或者理论计算化学,有上进心,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写作能力,在相关领域已取得代表性研究成果;
3.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已取得博士学位,一般毕业不超过3年;或者近期内能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
4.年龄35周岁及以下,特立博士后年龄不超过30周岁,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较强的创新活力和学术潜能,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5.符合国家、学校博士后招聘的有关要求。
四、薪资待遇与发展平台
01薪资待遇
1.特立博士后:主要面向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人才,进行拔尖人才培养,基本年薪37.5万元起。
2.团队岗博士后:主要面向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较好的青年人才,培养团队青年骨干,基本年薪25万元起。
3.根据学校政策,办理在京落户、子女入托入学等,出站后,在满足学校相关规定和标准基础上,可聘任至相应岗位。
02发展平台
积极支持鼓励博士后申请博士后各类人才项目、基金资助:可申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后如满足学校公开招聘专任教师任职条件者,可优先聘任至相应岗位。
五、应聘方式
应聘者请将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曾参与的重要科研项目及个人贡献、代表性学术成果)发送至pangkuan@bit.edu.cn,注明“应聘博士后+姓名+专业+博士后招收网”。
联系人:化学与化工学院 陈老师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oudDYPlyrlC2qzftwkcCvg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