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2025-04-18 15:09 来源: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 作者: liuxuehr

一、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是我国专门从事高寒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重大工程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其主要研究领域(如冰川、冻土、沙漠、生态、油气地质和资源环境信息等)均处于国内引领地位。目前拥有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数据中心,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8个甘肃、宁夏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7个国家级野外观测研究试验站,17个中国科学院和研究所级野外观测研究实验站。

二、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台

(一)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旨在解决冰冻圈变化与区域发展应对、极端环境下重大工程绿色韧性化建造、气候速变下冻土工程安全运维与冻融灾害防控、极地冰冻圈快速变化与航道保障等方面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构建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理论和技术体系,服务国家重大冻土工程和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支撑国家极地安全战略。

(二)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

面向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条件下生态安全保障的重大需求,聚焦干旱区生态安全格局与过程变化,科学制定水调配方案,突破低水耗技术,科技支撑干旱区生态安全,服务西北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核心区作用,辐射中亚。旨在全面建成支撑我国西北干旱区生态安全、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方面不可替代的实验室。

三、招聘要求:

(一)应聘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1.恪守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学风正派、诚实守信。

2.热爱科研工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强,身体条件能适应野外工作。

3.具有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4.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相关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5.具体岗位另有要求的,以具体岗位需求为准。

(二)自发布启事之日起,凡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人员均可报名。

四、招聘待遇:

1.为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并缴纳五险一金;

2.办理博士后入站手续,可享受甘肃省博士后资助;

3.提供单身公寓,享受带薪年休假和每年体检等福利;

4.聘期满符合条件者可申请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

五、联系方式:

个人简历投递至岗位联系人、单位联系人电子邮箱,将邮件标题和简历文档名称按照以下格式填写:投递岗位(部门)-最高学历-学校-所学专业-姓名-博士后招收网

联系人:高老师

联系电话:0931-4967622

联系邮箱:zhaopin@lzb.ac.cn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320号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人事人才处(邮编:730000)

网址:http://www.nieer.cas.cn

六、招聘具体岗位:

序号 专业方向及任职条件 需求人数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 寒区工程与环境、自然地理学、遥感与GIS、水文学、土壤学、地球化学等相关领域研究方向,第一作者发表至少1篇SCI。 2 林老师
zhanjulin@lzb.ac.cn
2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寒区工程与环境、自然地理学、遥感与GIS、水文学、生态学、建筑工程材料研究方向。 3 张明义
0931-4967261
myzhang@lzb.ac.cn
3 (1)具有水文学、水文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相关研究背景,熟悉水文模型,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2)热爱科研工作,吃苦耐劳,愿意参加野外观测试验工作;(3)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主流杂志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具有地下水模型研究经历者优先。 2 杨玉忠
yangyuzhong08@lzb.ac.cn
4 (1)具有古气候和环境演化相关研究背景,能够熟练运用环境代用指标和测年技术开展环境演化工作;(2)热爱科研工作,吃苦耐劳,愿意参加野外观测试验工作;(3)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主流杂志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具有环境地球化学、微生物、eDNA研究经历者优先。 1 杨玉忠
yangyuzhong08@lzb.ac.cn
5 岗位职责:本职位将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研究气候变化对冰冻圈的影响,尤其是冻土地下冰量化。该岗位需要整合多种数据(如遥感、探地雷达、冰芯取样)与先进的气候模型及机器学习算法。职责包括开发新算法进行冰量化研究,多元数据融合与建模,以及与国际研究机构合作以验证研究成果并优化模型。
申请人应具备地球科学、气候科学、环境科学或相关专业背景。合格候选人需符合以下要求之一:
1.熟练掌握编程语言(如Python、MATLAB或R),并具备高性能计算或云平台经验。
2.熟悉冰冻圈研究方法,如遥感技术和冰芯分析。
3.具备较强的数据可视化能力和科研交流能力。
2-3 曲洋
13621032831
quyang@nieer.ac.cn
6 具有冰冻圈遥感研究方向背景,主要从事南极冰川变化研究,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主流杂志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 1 康老师
0931-4967697
shichang.kang@lzb.ac.cn
7 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方向:拥有自然地理学或气候学或生态学或遥感应用研究背景,在相关专业做出有影响的学术成果。 3 吴通华
thuawu@lzb.ac.cn
8 冰川学/冰雪产业,具有冰冻圈科学、水文学、遥感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篇以上。 2 王飞腾
13619322762
9 全球变化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方向各一人。具有生态学、自然地理学、土壤学或微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观测分析或模型模拟研究基础,在相关专业的高水平SCI期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 2 陈生云
0931-4967316;sychen@lzb.ac.cn
10 从事冰冻圈环境变化及气候效应方面的研究,并在该领域权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篇及以上代表性论文。 1 牛老师
niuhw@lzb.ac.cn
11 具有从事风沙、流体力学、生态遥感相关研究背景。 2 肖建华
13919793463
12 具有从事孢粉学/地化/生物指标或气候模拟相关研究背景,发表中国科学院一作SCI二区以上论文1篇。 1-2 苗运法
13679475481
13 高寒生态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方向,有生态评价相关基础,在生态学领域中国科学院二区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篇。 1-2 彭飞
13609362324
14 掌握风沙地貌、风沙运动模拟等方面研究基础和技能,发表第一或导师第一中国科学院二区以上SCI论文1篇。 1-2 柳本立
13993175071
15 从事干旱区土壤水文、生态水文学方面研究,具有地学或生态学等专业背景,有较强研究能力。 1 张老师
0931-4967616
zhangyongyong@lzb.ac.cn
16 有从事地下水文模型、盐碱地治理、矿区治理工作的经历。并符合西北研究院招聘的所有条件。 3 朱老师
18794210717
zhumeng@lzb.ac.cn
17 从事生态水文、水文模型、同位素水文、水文预报、遥感生态和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并符合西北研究院招聘的所有条件。 5 桂老师
18810233260
guijuan6894@163.com
18 荒漠-草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土壤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等方向,能够参加野外试验工作,发表中国科学院II区SCI文章1篇及以上。 2 左老师
13919316226
19 旱区生态水文学、农业水文学、水文水资源、同位素水文学、生态恢复及其环境效应。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领域高水平   SCI 论文1-2篇以上。 1 刘老师
13993161365
20 恢复生态学方向,2篇中国科学院2区及以上SCI 2 赵老师
13919426182
21 干旱区生态水文学、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方向,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高水平杂志发表SCI文章2篇及以上,身体健康,能坚持野外工作。 2 张老师
zszhang@lzb.ac.cn
22 专业方向:基因组学、群体遗传学、植物分子遗传学、农学或植物生态学;任职条件: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过1-2篇科技论文。 2 赵老师
zhaopengshan@lzb.ac.cn
23 畜牧学或家畜生态学专业,反刍动物营养或动物遗传育种方向。 1 杨老师
17797596968
24 遥感,自然地理专业,计算机科学。主要从事积雪遥感和深度学习算法:(1)熟悉定量遥感,掌握1-2种陆面参数定量遥感算法;或熟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2)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计算机编程语言(例如Fortran,C,Python,IDL,Matlab等),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3)具有一定外语基础,具备必要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4)第一作者发表1篇SCI论文。 1 郝晓华
18152040149
haxh@lzb.ac.cn
25 招聘条件:
1.具有寒旱区生态遥感,积雪、冻土生态效应等相关方向研究背景及研究经历;
2.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本领域SCI期刊发表1-2篇学术论文;
3.热爱科研事业,恪守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学风正派、诚实守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1-2 王老师
18909488152
26 专业方向: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天气预报,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及以上SCI论文。 2 陈生
13160663710
chensheng@nieer.ac.cn
27 专业方向:基于数据同化的数值天气模式预报,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及以上SCI论文。 1 陈生
13160663710
chensheng@nieer.ac.cn
28 构造地质学专业,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及以上SCI论文。 2 范桥辉
18119416971
29 地球化学专业,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及以上SCI论文。 2 魏志福
17361660860
30 沉积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及以上SCI论文。 2 吕成福
13519668929
31 专业方向:土壤学、生态学、农学、水文学等相关专业,有从事盐碱地治理相关研究经历者优先,将依托甘肃省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开展工作。
任职条件: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及以上SCI论文
2 陈老师
chenyongxin@lzb.ac.cn
32 知识产权情报研究分析及区域发展研究
材料科学、自然地理、情报学或其他理工科相关专业博士毕业。
博士期间发表多篇SCI论文(符合西北院博士后标准)
能够承担西北院学科交叉团队任务及文献情报中心TISC中心日常业务工作。
1 马建霞
13519401143
33 主要从事环境政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生态经济学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可持续发展相关JCR一区SCI论文2篇及以上。能够熟练操作arcmap、Stata软件,熟悉Python语言,具有野外调查研究基础及区域决策咨询工作经验者优先。年龄 35 岁(含)以下。 1 宋晓谕
13993191754
34 主要从事战略科技情报研究,具有海洋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或相关学科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在相关专业的高水平期刊发表2篇以上,或者参与撰写过3决策咨询建议报告并被省部级及以上部门采用。 2 曾静静
zengjj@llas.ac.cn
35 地理地质与环境科学、地球科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资源学、气候变化等相关专业;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语水平:六级,或其他语种。年龄32岁以下,身体健康。 1 李娜
18919837593
lina@llas.ac.cn
36 主要从事科技期刊出版和国际影响力提升及新媒体宣传等工作
(1)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事业心、责任心强;
(2)有适应应聘岗位所需的较强的综合组织能力和英语能力(英语六级),掌握岗位所需的工作方法;
(3)以第一作者在相关 SCI 期刊发表论文 1-2 篇及以上;
(4)具有自然地理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
(5)年龄 30 岁(含)以下。
1 马素萍
0931-8264231
spma@lzb.ac.cn
37 大气科学、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应用气象等相关专业;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语水平:六级,或其他语种。年龄32岁以下,身体健康。 1 侯春梅
houcm@lzb.ac.cn
0931-8762190
38 冰冻圈科学相关专业;热爱期刊出版事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中英文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年龄32岁以下,身体健康,条件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1 侯春梅
houcm@lzb.ac.cn
0931-8762190
39 具有石油地质学、石油工程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语水平:六级或相当水平。年龄32岁以下,身体健康。 1 侯春梅
houcm@lzb.ac.cn
0931-8762190
40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数据挖掘组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数据挖掘分析,具有地理信息基础或其他专业背景,在相关专业的高水平SCI期刊发表文章1篇以上。
1 康建芳
13919415989
41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组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分析应用,具有地理信息或数学基础或其他专业背景,在相关专业的高水平SCI期刊发表文章1篇以上。
2 康建芳
13919415989
42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数据工程组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灾害预测分析。具有自然地理或数学基础或其他专业背景, 在相关专业的高水平SCI期刊发表文章 1篇以上。
1 康建芳
13919415989

原文出处:

http://www.nieer.cas.cn/tzgg/202504/t20250415_7599099.html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