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2024年诚聘博士后(重金属污染防治团队火法固废方向)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重金属污染防治团队火法固废方向因科研需要,依托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面向社会招收具有冶金、环境、化学、矿物加工等学科背景的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
一、团队介绍
中南大学重金属污染防治创新团队由柴立元院士领衔,依托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国家重点学科、冶金环境工程方向而形成,经过20多年艰苦奋斗与协同创新,团队入选国家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湖南省首届科技创新团队奖等,成为冶金环境工程领域的领航力量。团队共有科研人员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国家级领军人才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7人。团队拥有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工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有色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等国家及行业创新平台。
火法固废方向由闵小波院长担任负责人。近年来,主要围绕有色冶金重金属污染源解析与固废源头减量、原生冶炼协同处理非常规复杂资源、有色冶炼铁渣有价金属回收与资源化、铊铍等高毒重金属污染防治与资源回收等方向,开展创新研究,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5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资助,科研经费充足。
二、合作导师简介
闵小波,男,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柴立元院士领衔的国家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核心成员。主要从事有色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环保、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863计划课题等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120余篇;申请专利150余项,授权1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出版《有色冶炼镉污染控制》等3部;起草编制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10项。
王云燕,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田纳西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全国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长期从事重金属废水、废渣污染防治与资源化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1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7项;近5年,在WR、JHM、Hydrometallurgy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重金属固废资源环境属性的解析与界定》专著,参编教材与专著7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
柯勇,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湖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长期从事有色冶金清洁生产、矿冶重金属固废减排与资源化相关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湖南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湖南省创新平台与人才计划项目、崇左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申请与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0余件,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3项、循环经济科技创新青年突出贡献奖等。
三、招聘计划及要求
(一)招聘计划
1. 全职博士后2~3名/年。
2. 拟从事以下科研工作:
(1)高温冶金过程热力学、相图及计算模拟。
(2)原生冶炼协同处理非常规复杂资源理论与技术。
(3)有色冶炼铁渣有价金属回收与资源化。
(4)铊铍等高毒重金属污染防治与资源回收。
(5)难处理大宗矿冶固废资源化。
(二)相关要求
1. 已获得或近期获得冶金、化学、环境、冶金、矿物加工、无机非金属材料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有良好的科研训练和较强的相关研究背景,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和良好的英文写作能力,已发表第一作者(含导师第一学生第二)高水平SCI论文;
2. 富有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科研热情,能独立完成课题工作;
3. 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岁。
四、岗位待遇及支持保障
1. 学校实行分档资助,年薪为18~48万(含国家资助部分),并提供科研启动费2万元;
2. 课题组依托承担项目,为业绩突出者提供额外绩效奖励及配套科研经费,支持并协助博士后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
3. 享受教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及子女入学入托等福利待遇;
4. 符合学校新进教师遴选标准的博士后,可在出站前六个月内提出留校申请,课题组积极推荐留校,其中,入选“博新计划”及其他高层次博士后专项计划或获得“升华博士后”等荣誉称号,出站后申请留校不受相关条件限制。
五、招聘办法及要求
个人简历和申请书发送至keyong@csu.edu.cn,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工作或研究经历、参与科研项目及个人贡献简介、成果发表情况及博士论文详细摘要,并注明预计能够进站时间,邮件主题“姓名+应聘博士后+博士后招收网”。
六、联系方式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南大学新校区金贵楼
电话:柯老师 13548696693
邮箱:keyong@csu.edu.cn
网址:https://smse.csu.edu.cn/szll.htm
https://zjsgczx.csu.edu.cn/
原文出处:
https://bsh.csu.edu.cn/info/1071/6265.htm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